辽宁省2022年普通高校招生考试将于6月7日至10日举行。全省全口径报名人数245259人,其中37553人只报考单独招生,207706人报名参加统一高考。因高职单招等已提前录取20182人,实际参加统一高考的考生数为187524人,比去年增加18785人。全省在14个市共设97个考区,启用263个标准化考点,7315个常规考场、967个备用考场;另外按组考防疫要求设置123个备用标准化考点,3172个备用隔离考场;设置了14个备用医院考点,117个考场。全省选聘监考及考试工作人员约5万人。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高考工作,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认真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坚持问题导向,增强底线思维,紧盯重点环节,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抓实抓细高考组织和防疫各项措施,用心用情、公平公正为考生做好服务保障,确保应考尽考、安全平稳,实现“平安高考”“健康高考”“温馨高考”“和谐高考”工作目标。目前,全省高考各项准备工作已经就绪。
一、严格落实高考各项政策措施
认真贯彻执行教育部各项高考政策,并结合全省实际,按照从严从紧、从细从实的工作要求,先后印发了《2022年辽宁省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工作实施办法》《2022年辽宁省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考试考务工作实施细则》等一系列文件,对普通高校招生报名、综合素质评价及思想政治品德考核、身体健康状况检查、考试实施、评卷、高校招生章程审核、招生来源计划编制、填报志愿、建立考生档案、录取等工作进行全面部署,并加大宣传力度,通过官方网站和微信公众号发布《辽宁省2022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简章》等政策解读信息,确保各项政策落实到位。
二、突出抓好组考疫情防控
全省高度重视高考组考防疫工作,严格执行国家和省疫情防控政策,落实落细各项组考防疫措施,确保高考考生和考试工作人员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一是制定了《2022年辽宁省普通高校招生组考防疫工作方案》,就强化防疫组织领导,考前防疫准备,考中防疫管理和突发情况应急处置等作出安排,重点强化考生和考试工作人员考前健康状态数据筛查、14天本地健康状况监测和考生、考试工作人员及其共同居住生活人员考前14天至少每周进行2次核酸检测等环节要求。二是细化操作方案。制定《辽宁省2022年普通高考定点收治医疗机构隔离考点考务管理和疫情防控指引》《辽宁省2022年普通高考备用隔离考点、备用隔离考场考务管理和疫情防控指引》,进一步明确特殊考点考场启用标准和考务操作规程。目前,全省涉考工作人员和考生“零感染”。全省密接、次密接、封控区、管控区等涉疫考生已按照“一类一案”“一生一策”妥善做好考试安排,确保应考尽考,确保防疫安全。三是加强防疫告知。省教育厅、省招考办通过官网和微信公众号发布《辽宁省2022年普通高考考生疫情防控须知》,告知“凭考试前48小时内核酸检测阴性证明参加考试”等相关考试防疫要求,主动向考生和考试工作人员进行防疫卫生知识和自我防护的宣传。四是强化责任落实。各市在严格执行全省防疫要求的基础上,结合本地疫情防控形势,进一步完善和细化组考防疫方案、预案,按要求分类设置备用隔离考点、备用隔离考场和医院考点考场,配强备足考试工作人员和防疫物资,加强核酸检测信息联动,开辟考生核酸检测绿色通道,充分做好在常规状态或带疫状态下的高考组考防疫准备。考前各考点组织考生、考试工作人员进行包括入场查看核酸检测结果、测温及突发异常情况处置在内的全过程模拟演练。五是关注滞留外地考生。4月底开始组织各市教育、招考部门摸排滞留在外省考生情况,对滞留外省和省内外市考生精准掌握动态,一对一制定方案、预案,确保考生全部按时返回报考地参加高考。
三、强化试卷安全保密管理
全省各地从严加强试卷安全保密管理,落实各项保密制度规定,采取人技联防、一岗多控等手段,进一步强化安全保护措施。基于今年疫情防控特殊形势需要,适当增加备用试卷印制数量,保证出现紧急状态时的试卷使用需求。目前试卷已全部安全送达各考区保密室,24小时专人值守,并对试卷运送、保管、分发、使用、回收等环节实行“全过程、全方位、无死角”监控,实现无缝流转,全程可控,确保试题试卷绝对安全。
四、细化考务组织规范管理
制定《2022年辽宁省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考试考务工作实施细则》,逐条对照进行考务安排。一是开展全覆盖式考务培训和专项培训。深入开展省、市、县(区、市)、考点四级培训,覆盖全部考试工作人员。重点进行考务管理、安全保密、组考防疫、入场安检、严防手机作弊等工作培训,加强对培训质量的评估检查,提高考务工作管理水平和安全保障能力。二是加强组考规范化管理。严格执行考生入场安检规范,严防考生携带手机、高科技作弊器材等入场,鼓励各地积极创造条件实行考点手机集中管理。严格落实考场封闭管理要求,配足配齐违禁物品检查、身份验证、无线信号屏蔽(含5G)、健康监测、安全防护及其他必要的设备设施和物资物品。加强考场无线信号屏蔽管理,确保覆盖考生在考试期间可能出入的场所和区域,包括考场、通道、卫生间等。考点司铃室配备至少2台(套)不同类型、不同工作原理的计时设备,确保所有计时设备时间准确、同步。考试开始和结束前,至少有2人(含1名副主考)在司铃室共同确认时间,确保开考、终考等时间准确。三是强化技术保障。考前对考试指挥、监控录像、身份验证、无线信号屏蔽、听力播放等考试管理技术设备进行全面检查、测试、联调,各考点进行每日常规检查,并进行司铃和听力播放的演练,确保考试期间所有设备运行正常。
五、加强考试环境综合治理
根据教育部总体工作部署,结合自身实际,制定了《高考安全方案》,发挥宣传、网信、保密、工信、公安、卫健、市场监督、通信管理等招考委成员单位联动机制优势,齐抓共管,合力对考试环境进行综合治理。一是开展高考护航行动。各地组织招考委相关单位在考前开展“手机作弊专项治理”“清理涉考虚假公众号”“点亮涉考官方机构网络标识”“净化涉考网络环境”“打击销售作弊器材”“打击替考作弊”“净化考点周边环境”“整顿涉考培训机构和助考中介”8项高考护航专项行动,综合治理考试环境,保障高考安全平稳。二是加强宣传引导。全省教育、招考部门和考点学校制定高考宣传工作方案,采取多种形式,主动宣传全省在强化组考防疫、打击考试作弊、综合治理考试环境、确保评卷录取公平公正、用心用情服务考生等方面的政策措施和好经验好做法。进一步规范高考成绩发布和相关宣传工作,严禁炒作“高考状元”“高考升学率”“高分考生”“高考喜报”等信息,引导考生树立正确的升学观和成才观。
六、严抓考风考纪教育管理
一是加强诚信考试教育。各级教育部门、招考机构、毕业生学校,考点学校采取发放《诚信手册》、组织观看《诚信考试宣传教育光盘》、召开主题班会和家长会等多种形式,广泛宣传“教育法”“刑法修正案(九)”和最新的“两高司法解释”,让考生充分认识违规作弊所带来的严重后果,营造“诚信考试光荣,违纪舞弊可耻”的良好氛围。二是严防利用手机等无线电设备作弊。严格执行考生入场安检措施,落实考场监考、考点巡考和考场视频回放倒查制度,采取人防、物防、技防等多重手段,确保手机“带不进”“藏不住”“用不了”“传不出”,严厉打击利用高科技手段作弊行为。三是严肃处理考试违规作弊考生。对违规作弊考生将按照《国家教育考试违规处理办法》有关规定严肃处理,并将其违规事实记入诚信电子档案,供高校录取查询。
七、加强考试全程督查检查
一是开展全覆盖的考前巡查。按照省政府工作部署,省招考委组建了14个由省招考委成员单位相关负责同志任组长,省教育厅、省招考办、高校有关同志参加的巡查组,深入各市就高考考前准备工作情况开展了专项巡查,对检查发现的问题责令及时整改到位。二是加强高考期间监督检查。省政府将派出14个督查组对各市高考组织管理工作进行专项督查;省招考委将派出14个飞行检查组直接深入县(市、区)或考点,对考风考纪进行重点监查。三是加强高考统一指挥调度。考试期间省招考委组织网信、保密、工信、公安、卫生健康(疾控)、市场监督和通信管理等成员单位选派骨干人员到省高考指挥中心集中办公,全力保障高考安全。
八、周密制定应急处置预案
各地已结合本地实际情况制定详细且具有可操作性的突发事件应急处置预案,并开展防疫、防恐、防暴、防灾等多种场景应急演练,强化应急防范机制,细化操作规程,提高各类突发事件的快速反应和应急处置能力,确保突发事件处理及时妥当,确保考试过程安全。
九、全力优化服务考生工作
各级教育、招考部门、毕业生学校和考点学校持续做好考试暖心服务,为考生进行政策解读,有针对性地开展心理辅导。积极与公安、交管、卫生健康等部门配合,共同整治考点学校周边环境,在符合疫情防控要求前提下,为考生提供治安、出行、食宿、卫生等各方面的综合保障,营造温馨考试环境。为残疾考生参加高考提供细致入微的便利服务,采取提前入场、设置单独考场、适当延长考试时间、提供大字号试卷等方式帮助残疾考生顺利完成考试。
十、畅通考生咨询申诉渠道
考试及录取期间,“辽宁招生考试之窗”网站(网址:www.lnzsks.com)将公布招生考试机构和招生院校的电话,方便考生和考生家长咨询和申诉,畅通沟通渠道,及时回应社会关切。通过“辽宁省教育招生考试”微信公众号、“辽宁招生考试之窗”网站发布最新高考动态,免费提供高考成绩、录取结果等信息查询服务。
辽宁省招生考试办公室
2022年6月5日
免责声明: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高考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高考在线”,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联系方式于老师18500982162。